Loading
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 Lantern

混血后裔


早在16世纪,当移民从故乡来到马来亚时,一些人开始接受当地文化,并与当地人通婚。确实,有许多故事试图追溯这一独特混合文化——峇峇娘惹文化的起源和身份。

有些民间传说认为,峇峇娘惹的根源始于一位来自中国的公主与当地一位王子的婚姻。然而,历史上,“峇峇娘惹”一词用来指代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多个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。峇峇娘惹的词源来自马来语和印尼语中的“anak”(孩子),意指当地出生的后代。除了土生华人外,还有土生爪夷人、土生荷兰人、克里斯坦人和仄迪人等不同类型的混血后裔。

土生华人社群在东南亚的起源可追溯至12世纪。远在2000多年前,许多南方中国商人就积极从事贸易,但直到13世纪,才在爪哇岛和马来半岛的城市中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。

这种身份在华人社群中逐渐形成,源于中国商人与当地女性通婚,并采纳了东南亚的社会习惯和当地语言。土生华人多年来获得了许多昵称:从殖民时期被尊称为“国王华人”,到近代被称为“orang cina bukan cina”(不是中国人的华人),他们确实赢得了相当的声誉!

“峇峇”是对土生华人男性的尊称。严格来说,土生华人指的是在海峡地区长期居住的华人后裔,与19世纪中国移民的本地出生子女不同。而“娘惹”则是对土生华人女性的称谓。

仄迪人

仄迪人

其他土生华人社群还包括仄迪人和爪夷土生华人。
Redi Transport in Malaya

Redi运输

19世纪娘惹的一种独特交通工具。
Shopping Basket